昨晚與朋友慶祝生日, 順便食番餐, 話題少不免提及金融風暴, 平時我也會發表下意見, 今次卻略有保留, 老實說, 我是愈來愈悲觀, 不確定因素愈來愈大.....
原因不但只是股價不斷向下, 短期低P/E時代早在AIG出事當天已經大行其道, 各國不斷增加救市款額, 尤其是美國, 不斷開動印刷機,換句話說下一個經濟周期物價通脹會很劇烈, 現金和黃金不斷貶值.
昨天看見林毅夫的講話和評論, 美國金融有三大泡沫, 第一是地產, 已經爆破, 第二股市, 都已經曝破, 第三便是美元, 不但沒有爆泡沫仲大左, 個球愈來愈大, 全世界國家都想辦法穩定唔好爆第三個泡泡或者是軟著陸. 相信擁有很多美國資產的中國, 日本和中東國家都唔會讓美元爆破, 另外不要忘記美國制度很好, 人才多, 國土大, 如新政府立心從緊, 是有希望5年後番身. 作為小投資者或小市民的我們, 現在最避險的方法是將資產轉為人民幣(包括良好的紅籌股), 無論美國如何,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是可見預期, 只要中國政權不分裂, 社會不動盪, 人民幣資產是最穩健.
從世界經濟睇番香港, 相信實體經濟受傷或衰退是必然, 問題核心是經濟模式轉型帶來動盪, 以美國和歐洲消費帶動經濟增長已經結束, 亞洲國家如印度和中國, 要拉動內部需求有一定困難, 短時間是看不到的, 印度種姓制度使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, 財富在階層上不能對流, 上層過剩消費力不能流向其他階層, 投資銀行結束令到他們沒有工具繼續大賭博. 睇番中國, 中國13億人, 有8億人是農民, 擁有18萬億土地, 中國專權和行政主導, 推動他們的經濟活動是有可能, 但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發揮效用. 現時世界過剩的生產力和物資不能吸收, 減產, 合併, 收購, 倒閉和裁員在09年愈來愈劇烈. 我本人不太擔心金融業, 他們只要捱過一段時間, 好景必須會再來臨到他們身上, 香港作為全國金融中心地位是難以取締. 因金融業帶動的消費行業就不太樂觀, 但我總相信有人便有經濟便會消費, 香港人靈活變通, 唔做東仲有西可以做. 我最悲觀是做出口做廠, 地震會很劇烈, 廣東省和香港前店後廠的生意因歐美經濟變他縮減, 淘汰潮後局面如何還不清楚.
局面實在太不明朗, 希望美國找到新經濟動力 (如發展新能源), 暫時中國國力有限, 難以隱定全世界的經濟. 我沒有水晶球, 不懂也不信技術分析, 什麼時間出現反彈誰也不知道, 我相信只能夠透方向性作出評估, 用時間換取增值. 當然, 坊間時有文章評論話1974香港股災和黃下跌至2元, 要等到1984年還是1982才升番當年高價, 但筆者沒有講每年和黃派息和以後幾十年和黃都是一直升值, 跑勝持現金. 雖然並不能夠賺取最大利潤, 可能有醒目仔女抄出抄入可以賺得更多更深, 但我自問沒有這個能力和時間( 我本業是體育), 總來說是資產能夠與經濟周期一同升值便可以, 最怕是買了些一去不返回的資產, 市場上比比皆是, 最突出的例子便是8號仔和tom.com, 行業周期, 公司在行業地位和盤數係好重要.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